天津市农民体协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安排

2020-06-08来源:天津市农民体协背景颜色:__ __ __
字号:【

  2019年,市农民体协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紧密结合“三农”工作中心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中央、市委有关农民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全力参与农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亿万农民健身活动”,有效提升了农民群众的健身理念,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培育文明乡风民风、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主要做法

  (一)切实加强协会组织领导。一是完成换届选举。积极落实中国农民体育协会关于加强体协领导力量摆布的要求,在市社团局、市体育局有力指导下,召开了天津市农民体育协会第四届一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协会领导机构,审议通过了第三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天津市农民体育协会章程》,进一步加强了协会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农民体协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推动农民体协组织向基层延伸拓展,积极构建市、区、乡镇三级农民体协组织体系。二是做好业务指导。组织召开2019年农民体协工作会议,听取各涉农区农民体育管理部门(区农民体协)2018年农民体育工作开展情况和对市农民体育工作的意见建议,总结我市农民体育协会2018年工作,安排部署2019年全年工作。制订下发《2019年市农民体协工作要点》,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开展农民体育健身活动,为繁荣我市农村体育事业、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深入开展调研。着眼构建农民体育事业发展大格局,落实2019年中国农民体协工作现场会精神,按照中国农民体育协会《关于开展“农民体育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专题调研的通知》要求,组织各涉农区体育主管部门(区农民体协)开展“农民体育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专题调研,填报《农民体育事业发展情况统计表》,撰写了《农民体育促进社会事业发展》调研报告,报送中国农民体协,为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认真研究探索新时代农民体育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大力推进骨干队伍建设。一是加大培训力度。紧紧围绕农民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编排等内容,加大对农村体育干部和农民体育骨干的培训力度,努力在提高各级农民体育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及水平上下功夫。选派2人参加了全国农民健身操(舞)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举办全市农民广场舞(健身操舞)教练员、农民气排球教练员培训班,培训10个涉农区农民体育骨干120人,为提高我市农民健身操(舞)整体水平,深入普及、推广新型农民体育健身项目奠定良好基础。二是积极组织参加全国性赛事活动。坚持“训赛结合、以赛促学”的工作理念,积极组织各涉农区农民体育健身队伍参加中国农民体协举办的全国性农民体育竞赛,鼓励我市农民体育骨干在更大的平台上锻炼技能、展现风采。组织参加首届全国农民冰雪项目运动会、第三届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大赛、全国舞龙舞狮比赛、第二届全国农民广场舞(健身操舞)大赛和全国首届农民水果采收运动会,荣获2项二等奖、1项团体三等奖、3项优秀组织奖、4项体育道德风尚奖和最佳表演奖。

  (三)深入开展“亿万农民健身活动”。一是举办天津市乡村农耕趣味健身交流活动。925日,在宁河区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京津冀乡村农耕趣味健身交流活动。设置了精准扶贫奔小康、手把青秧插满田、巧搓玉米送亲人、七里香蟹庆丰收、钓鱼比赛助发展、齐心协力挖红薯、男女趣味拔河赛等七个项目,吸引了来自河北省、天津市各涉农区、宁河区各乡镇的20支队伍,共200多人参赛,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我市农村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注入活力。二是举办天津市农民手扑球比赛。手扑球运动是天津市创新发展的一项特色民间体育运动项目,有着规则简单、场地灵活的特点,得到广大爱好者的喜爱。1120日,来自各涉农区的8只代表队,共40余人参加了比赛,进一步促进了广大农民朋友手扑球的运动水平,掀起了农民群众的健身运动热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三是参加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举办的农民体育活动。受北京市农业农村局邀请,组队参加在平谷区举办的“2019北京乡村体育健身季-采摘趣味赛”,经过激烈角逐,取得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市农业农村委、市农民体育协会有关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现场观摩学习,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进行经验交流,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农民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

  二、存在问题

  通过参加全国和组织全市农民体育赛事活动、业务骨干培训等工作形式,进一步提高了农耕趣味体育活动的影响力,激发了农民群众对群体性群众体育活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因素。一是农民体育活动普及推广度不够。气排球运动是一项集运动、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群众性体育项目,在国内多个省份得到很好推广,但在天津的普及和推广较慢,尚需依靠培训、比赛等形式进一步加大推广普及。二是受场地等硬件设施影响组织开展活动受限。当前群众体育运动场地多以街道、社区、公园等公共场所为主,这些场地用于开展体育活动存在安全隐患、噪声污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群众性体育活动在运动项目选择上存在较大局限性。

  三、下一步工作

  面对新形势,市农民体协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农民体育工作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工作导向,坚决担负起推动农民体育事业繁荣发展的使命任务,推进农民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抓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农民体育工作组织领导。指导各涉农区加强区级农民体协组织建设,充实农民体育工作力量,确保人员保障到位,切实发挥作用。高度重视农民体育骨干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农民体育干部和农民体育骨干人员参加中国农民体协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同时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重点抓好合作社、农业企业、乡村体育带头人、农村体育积极分子等农民体育骨干人员的培训,为更好地开展农民体育工作、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供人才支撑。二是抓工作创新,着力推动农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新情况、找出新典型、提出新建议,主动将农民体育工作融入到京津冀协同发展、融入到促进农村文化振兴的大局中谋划和推动。坚持将农民体育工作融入到乡村文化振兴的各个方面,推动农民体育与文化、教育、旅游、休闲等社会事业和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农民体育在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三是抓活动开展,高质量打造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平台。紧紧围绕我市农业特点、农村特色、农民需求,整合资源,丰富活动载体,积极挖掘推广具有“三农”特色的赛事活动,打造具有天津乡村特色和传统文化底蕴的农民体育特色品牌赛事活动。加强与各涉农区政府及体育主管部门对接合作,联合、联办农民体育赛事活动,共同推进农民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加大科普宣传力度,积极利用广播电视、知识讲座等形式,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加强工作宣传推介,坚持开门搞活动,不断扩大影响面,为农民体育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四、2020年工作安排

  天津市农民体育协会2020年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民体协、市农业农村委和市体育局的部署要求,深入开展“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发挥农民体育在助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积极打造具有“三农”特色、乡村特征和传统文化底蕴的农民体育特色品牌赛事活动,全力推进天津农民体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坚持思想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0年,要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其作为推动农民体育事业发展的思想旗帜、理论指引和根本遵循。积极努力开展工作,圆满完成好《农业农村部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农村体育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和乡村居民身心健康水平双提升,农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的目标要求,在推动农民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新的突破。拟于一季度召开全市农民体协工作现场会,总结部署工作,交流分享经验,推动重点工作落实。

  (二)坚持品牌打造,助力乡村振兴

  1.举办农民象棋比赛。作为中国的国粹之一,象棋是一项高雅、文明、竞技性很强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在我市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丰富我市广大农民群众体育文化生活,推动农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拟于5月举办全市农民象棋比赛,设常规赛、快棋赛和车轮挑战赛,可选择团体和个人两种参赛方式。

  2.举办农民跳绳教练员培训班。跳绳是我国一项流传很广,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体育运动,具有经济实用、不受场地限制、形式多样、简便易学、男女老少皆宜的特点。为进一步弘扬传统体育文化,深入推广普及科学的健身项目,在广大农村形成热爱健身、健康向上的传统体育活动氛围,拟于6月举办农民跳绳培训班,聘请跳绳运动教练针对比赛规则、体育常识和跳绳技术等方面内容进行讲座及培训,为各涉农区培养跳绳辅导员及骨干力量。

  3.举办农民篮球比赛。篮球是一项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体育项目,拥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农村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拟于7月举办天津市农民篮球比赛,各涉农区要在上半年广泛组织开展本区域农民篮球比赛,选拔优秀农民篮球队参加全市比赛交流,把健身与健康相融合的理念植入农民群众心里。

  4.举办第三届京津冀乡村农耕趣味健身活动竞赛。按照“挖掘、传承、弘扬、推广、激活”的原则,将体现农时、农事、农技、农耕、农趣、农味的农业生产劳动融进农民体育健身活动中,拟于9月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京津冀乡村农耕趣味健身交流活动,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京津冀农民体育事业协同发展。

  5.举办首届农民广场舞(健身操舞)大赛。广场舞(健身操)源于生活并根植于生活,具有流行性、健身性、艺术性的特征,是一项深受城乡居民欢迎的健身项目。去年,在宝坻区举办了农民广场舞(健身操舞)教练员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为扩大参与面,满足更多农民群众展示自我的新期盼,拟于10月举办天津市首届农民广场舞(健身操舞)大赛,集中展示新时代农村体育骨干的健康体魄和精神风貌。大赛设规定和自选套路2个比赛项目,其中规定动作为“健在乡村”健身广场舞(第一、二套)。

  6.组织全市农民体育品牌项目展示交流。深入挖掘具有农村农民特色的体育项目活动,进一步塑造品牌,推动“三农”特色体育健身项目与休闲农业美丽乡村融合发展,秉承着农民体育姓农民的原则,拟于11月组织开展全市农民体育品牌项目展示交流活动,为展示我市农民体育活动特色和农民群众良好精神风貌提供舞台。

  (三)注重学习交流,积极参加全国赛事活动

  7. 参加全国农民冰雪项目运动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三亿人上冰雪”的指示精神,发展农村冰雪运动,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冰雪活动项目的积极性。拟于1月份组织参加在张家口尚义县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农民冰雪项目运动会”, 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了解和开展冰雪运动,让北京冬奥会的福祉惠及我市农民。

  8. 参加第四届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大赛。着力推动农民健身与健康深度融合,推动“三农"特色体育健身项目与休闲农业美丽乡村融合发展,拟于3月组织参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举办第四届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大赛,突出以农村基层干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参赛对象,以点带面,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9. 参加全国农民体育骨干培训。农民体育骨干是发展农民体育事业、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广泛开展“亿万农民健身活动”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民体育骨干队伍建设,拟于4月初组织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农民跳绳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不断提高农民体育骨干队伍组织和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的水平,切实培养一批爱体育、懂健身、会组织的农民体育工作队伍。

  10.参加6月全国农民毽绳大赛。踢毽和跳绳在广大农村有着较好的群众基础,为弘扬传统体育文化,深入推广普及科学的健身项目,拟于6月组织参加在四川省举办全国农民毽绳技能展示活动,努力在我市广大农村形成热爱健身、健康向上的传统体育活动氛围。

  11. 参加全国农民体育锻炼标准测试赛。为了更好地落实“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两个国家战略,根据《体育总局卫生健康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关于广泛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的通知》意见,拟于88日组织参加“全民健身日”在山东省举办全国农民体育锻炼标准测试赛,激发我市广大人民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参加第二届全国农民水果采收邀请赛。积极参加具有“三农”特点、影响力大的品牌赛事活动,学习如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农民群众参与度高的品牌项目,拟于9月份组织参加“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在江苏省举办第二届金国农民水果采收邀请赛。学习当地如何立足产业,服务农民健身,注重学习发挥体育的多功能,以体育为纽带和平台,大力促进我市农业产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的提质增效,使农民体育赛事活动有根、有源、有生命力,助推我市农民体育事业发展。

  (四)强化自身建设,提升农民体育公共服务水平

  13.完善体系建设。各涉农区农业部门、体育部门要切实重视农民体育工作,支持、指导农民体协开展工作,在人、财、物上提供保障。各涉农区农民体协应遵照《中国农民体育协会章程》要求及时换届,不断强化农民体协组织自身建设,要创造条件积极参加全国和天津市农民体协组织的各项赛事活动,切实落实好新时代农民体育工作的各项任务要求。

  14.深入调查研究。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农民体育在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总结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引领带动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开展,加快农民体育事业创新发展。

  15.外出学习考察。为充分发挥农民体育工作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的作用和价值,拓宽工作思路视野,拟开展1-2次外出学习考察活动,重点学习外省市在完善乡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发展农村体育健身健康和体育文化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着眼公益性、群众性、社会性和多元性,大力推动 “亿万农民健身活动”,促进我市农村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16.加大宣传力度。重点围绕我市农民体育健身品牌赛事、传统文化体育活动、农村基层健身榜样来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普及体育健身健康知识,充分利用中央和我市主要媒体、中国农民体协《工作简讯》、网络媒体、报刊杂志等平台,发布农民体育动态工作进展,做好农民体育品牌赛事活动推广,展示农民体育活动取得的新成效,展现广大农民群众的良好精神面貌,扩大农民体育的社会影响,推动事业健康发展。

  (天津市农民体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