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宝丰县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推动群体体育工作深入开展

2011-06-08 00:00来源:背景颜色:__ __ __
字号:【
   河南省宝丰县辖13个乡镇、1个办事处,317个行政村,总人口50万。近年来,宝丰县群众体育工作在省、市体育局的亲切关怀下,在宝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下,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条例》和《河南省体育发展条例》,大力实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五个一工程”,推动了全县群众体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宝丰县连续五年荣获平顶山市目标考核先进单位,2010年目标考核获全市第一;大营镇、商酒务镇荣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和群众健身先进单位;县交警大队、县教体局分别于2008年、2009年荣获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位;2010年,县教体局荣获河南省推广健身气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千村健身气功系列交流展示活动最佳展示奖、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位等一系列奖项。宝丰县2010年,2011年连续两次承办河南省农民篮球赛总决赛,该县农民篮球队三次代表平顶山市参赛,获得一个第七名和一个第二名的好成绩。2010年,宝丰县健身气功代表队代表河南省参加“2010全国健身气功基层站点联赛”获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和一个个人第七名,代表平顶山市参加“河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健身气功易筋经比赛”获团体和个人双项第一名,并在“平顶山市健身气功比赛”中夺得四种功法的全部冠军。
  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为群众体育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保障
  群众体育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利国利民的实事工程、民生工程。近年来,该县坚持把体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作为拓展“宝丰文化现象”的重要内容,作为满足广大群众强身健体需求的基本手段,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狠抓落实,形成了推动全县群众体育工作的强大合力。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宝丰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群众体育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大事来抓,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专题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了县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牵头,体育、宣传、农业、财政、建设、国土等部门参与,齐抓共管,整体推进。县里与各乡镇、乡镇与各村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明确进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拓宽渠道,加大投入。宝丰县政府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足额保障体育经费,并随着经济发展,逐年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对体彩公益金,县财政坚持专款专用、定期审计制度,不截留、不挪用,真正做到“取之于社会,用之于体育”。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四年来,全县用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的资金达2100万元,其中县财政投入1300万元,各级体育部门、乡、村两级投入800万元。
  (三)加强督导,务求实效。宝丰县人大每年都要组织人大代表,听取全县群众体育工作情况汇报,并深入各乡镇进行检查评议。由县体育部门牵头,深入乡村一线,现场办公,实地指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体育健身设施建设任务。
  (四)争取支持,示范带动。多年来,省、市体育局领导对宝丰体育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经常亲临宝丰指导工作、参与活动,给予技术、资金、器材等方面的支持,为宝丰县做好群众体育工作提供了坚强后盾和巨大动力。每逢全县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县党政主要领导都积极参与,出席开、闭幕式,亲自参与比赛活动,以实际行动带动全县群众投身体育锻炼。
  二、创新方法,推进群众体育工作深入开展
  2009年以来,宝丰县结合县域实际,提出并实施了群众体育工作“五个一工程”:即在两年时间内,实现全县每个行政村有一处以“两场两台”(一个篮球场、一个羽毛球场、两个乒乓球台)为基本标准的公共体育设施,有一个体育协会,有一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有一个以上健身辅导站点,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较大规模的群众体育活动,开创了全县群众体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以体育协会为依托,完善体育组织网络。体育组织是搞好群众体育活动的重要保障。宝丰县建立了县、乡两级体育工作管理体制。县体育主管部门具有行政编制和行政职能,实现人、财、物独立。各乡镇成立了体育工作办公室,配备了专职人员,负责组织开展乡镇体育工作。在发挥政府职能的同时,宝丰县大力发展群众体育组织和体育社团,先后成立了宝丰县体育总会、宝丰县老年人体育协会和宝丰县农民体育协会3个综合性体育组织,协助成立了陆森汽车摩托车、天极搏击、蓝天乒乓球、幸运风、春风等5个俱乐部,篮球、乒乓球、象棋、太极、健身气功等10个县级单项体育协会和县乡村三级健身气功辅导站50个。配备专职体育骨干,制定活动方案,把组织建到群众身边,与县、乡两级体育组织一起,形成了纵深发展的健身网络。
  (二)按照“两场两台”的基本标准,扎实推进体育设施建设。以前,宝丰县体育基础设施匮乏,普遍存在着“四无一少”(即无场馆、无器材、无组织、无经费、活动少)的“荒凉”局面,严重制约了群众体育锻炼和新农村建设步伐。为此,宝丰县委、县政府确定了“采取突破性措施,实现体育场馆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思路。工作中,明确一个目标,划分两个层级,区别三种情况,制定四类标准。一个目标是实现村村有场地、校校都达标的总体目标;两个层级是按照行政村和乡镇两个级别分别实施;三种情况是把行政村分为三种类型,区别对待经济基础好、建设标准高的行政村和基础条件差的行政村;四类标准是一类标准为场地使用面积3000㎡以上,二类标准为场地使用面积1500㎡以上,三类标准为村校共用地,面积1000㎡以上,四类标准为场地不硬化,配备部分健身器材。
  在建设过程中,宝丰县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根据不同情况分四步走。第一步: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中心村、示范村,按照一类标准建设,实行村集体提供土地,包村县级领导协调资金,包村单位支持器材,村两委会组织人员投工投劳的方法组织实施。在全县67个中心村、示范村和试点村,累计投资约500万元,建成了符合“两场两台附带器材”的村58个,覆盖率达到86.6%。第二步:利用教育附加和生均经费节余,2009年按照“两场三台加器材”的模式,在全县112个中小学,投入336万元,建成了一块篮球场、一块羽毛球场,安装了两付室外乒乓球台、一付室内乒乓球台、一付单杠和一付双杠,日常管理由学校负责,课余和节假日向群众开放。第三步:对既无学校又不是中心村、示范村和试点村的行政村,利用县、乡财政投资,行政村投工投劳,按“一场两台”的标准进行了场地设施建设。此类行政村全县有147个,我们建成了57个,下余90个村的建设,经费已经纳入宝丰县2011年体育部门预算229万元,今年上半年完成。目前,全县317个行政村中,体育设施符合“一场二台”以上标准的达到227处,覆盖率达到71.6%。13个乡镇和1个办事处全部建设了乡镇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一个带看台的灯光篮球场、一个门球场、4个乒乓球场地、一块拥有30件器材的活动场地),覆盖率100%。2010年,宝丰县还在县城新世纪广场、计生花园、梦园广场、为民游园、体育公园等5个公园和23个社区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材,增加了城区公园绿地的体育功能,方便群众开展健身活动,为全县城乡的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加大体育骨干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带动群众体育工作的深入开展。2007年以前,宝丰县社会体育指导员大多集中在城区,乡镇、农村普遍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员,制约了全县体育活动的开展。近两年,宝丰县加大对体育骨干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和培训。2009年,宝丰县对建有场地的112所学校的校长和体育教师,进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使他们既成为教书育人的标兵,又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骨干;又从单项协会挑选了25名体育基础好、热爱群体工作的人员做为教练,分期分批对基层体育骨干进行球类、棋类、舞蹈、秧歌、健身操、健身气功和跆拳道等项目的培训,历时4个月,培训40多期,培训业务骨干1000多名。2010年,宝丰县组织110名体育爱好者进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对考核合格的106名受训人员颁发了证书和证章。截至2010年底,全县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366人,其中三级302人,二级56人,一级8人。他们已经成为群众身边体育工作的带头人、健身项目的推广者和比赛活动的组织者,确保了体育工作深入基层、扎根基层、贴近群众。
  (四)充分利用建成的体育设施,广泛开展丰富多采的体育健身活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建好、管好,还要用好,真正发挥综合效益。近年来,宝丰县广大农民依靠身边的场地,依托身边的组织和身边的体育骨干,积极开展健身活动,举办体育比赛,逐步形成了比赛制度化、活动经常化、健身生活化的良好局面,打造了宝丰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四大品牌”。一是农民篮球赛品牌。从2001年商酒务镇梨湾沟村自建场地,举办县第一届农民篮球赛起,至今宝丰县已连续举办了十一届农民篮球赛,组织了五届夏季篮球夜市,三次入围河南省农民篮球赛总决赛, 2008年取得总决赛第七名,2009年取得总决赛第二名。二是乒乓球联赛品牌。依托县乒乓球协会,连续6年每季度举办一次全县乒乓球联赛,吸引了周边县市乒乓球爱好者的参与,培养了一大批乒乓球新秀,该县选手梁佩雯荣获2009年“红双喜娃娃”杯全国少儿乒乓球赛团体冠军、单打冠军,邱浩荣获团体亚军、单打第三名。三是农民象棋赛品牌。石桥镇大牛村农民对中国象棋情有独钟,在市、县体育局和象棋协会的扶持下,成立了全市首家村级“棋迷乐园”。截至目前,已举办平顶山市“周末棋友赛”4次、宝丰县“农民象棋赛”和“擂台赛”9次,影响力辐射郑州、洛阳、开封、焦作等9个地市40多个县区,接待各地棋迷朋友2000多人次。四是农民赛车品牌。发挥县汽车、摩托车俱乐部的优势,组织富裕起来的农民,自发购车辆、修场地,开展了农民越野车、摩托车比赛。县体育局及时选派人员外出学习,提高车手的技战术水平和赛事组织能力,分别于2002年、2005年、2009年成功举办了汽车场地越野赛和摩托车场地技巧赛,不仅吸引了各地车手前来助兴,也受到了各级媒体的关注。央视新闻联播和新闻频道以“今年农民也赛车”为题进行了连续报道,陕西卫视、湖南卫视及平顶山电视台等数十家新闻媒体也对比赛盛况做了全面报道。
  三、关注民生,群体工作“五个一工程”取得了显著效果
  随着近年来宝丰县“五个一工程”的扎实推进,不但较好地满足了富裕起来群众的健身需求,而且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悄然变化,已经成为惠及全县广大群众的健康工程、幸福工程、民心工程,对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是提高了群众的健康素质。体育场地设施建在房前屋后,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健身活动,“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等生活理念过去只在城市人中流行,如今在全县城乡也广为传播。闲余时间,饭前饭后,有事没事,大家爱到球场、广场来逛逛,散散步,打打球,活动活动筋骨,新农村、新体育、新生活,体育健身正成为群众衣食住行后的第五生活要素,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疾病的发生,提高了全县的生产力水平。
  二是丰富了群众的文体生活。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五个一工程”实施后,全县上下摸牌的少了,摸球的多了;打架的少了,打球的多了;比酒的少了,比球的多了;无事生非的少了,遵纪守法的多了。赵庄乡袁庄村算得上是当地的富裕村,可前几年由于缺乏经常性的文体活动,村里人多以打麻将、喝酒、串闲门消磨时间,家庭矛盾、邻里纠纷、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干群关系一度紧张,原村支书也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后,该村投资30多万元,建设了齐全的体育活动设施,成立了农民篮球队、门球队、秧歌舞蹈队等组织。现如今,村里男女老幼参加体育活动的络绎不绝,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从一个“烂摊子”,一举成为全乡第一文明村。
  三是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有了体育健身设施,广大群众在一起健身,在一起看比赛,在一起谈笑风生,体育场地成了大家聚集交流的场所,成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广泛联系群众的平台,邻里更加和谐了,党群、干群关系也更加密切了。实践证明,实施“五个一工程”,建设的是场地,安装的是器材,连结的是心灵,传递的是快乐,感受的是幸福。通过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建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了全县的稳定和繁荣。
  四是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的普及,不但美化了村容村貌,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而且带动了村镇的整体规划,改善了基层的发展条件,大家看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美好前景,增强了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通过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该县的群众体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如今,勤劳勇敢的宝丰人民正以昂扬姿态,满怀信心,再接再厉,为推动群众体育事业大发展、实现全民健身工作新跨越,为宝丰县体育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率先实现崛起”而努力奋斗!